内容显示页

  一、国学数字博物馆简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国学数字博物馆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科技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以国学经典为基础、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将现代化互动教学与国学知识有机结合,是顺应国家倡导的让经典嵌到孩子们的脑子里的大政方针,使原本遥不可及、晦涩难懂的经典变得亲切可爱起来,焕发出读者对经典本身的渴求和探究,读者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国学内容、欣赏国学艺术、感受艺术熏陶、了解 5千年来中华文明。从而传承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德行、开启智慧。
  二、国学数字博物馆包括 12 大分馆。重点介绍如下六分馆
  1、国学全文数字馆
  该馆主要收集古籍全文、古诗词、古典名著、国学入门、大师经典作品等。
  集成古典图书全文 2 万种。国学大师分为史、子、集、诗、儒、易、艺、医、丛、道、佛 11 大部,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常见的古代图书,是目前网上收录古典文学作品最全最多的图书集成。
  《四库全书》是一套大型规模的古籍丛书,收录古典书籍约 5 万卷,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总计约 4 亿字。《四库全书》可进行图文对照阅读。
  诗词曲宝典收录 30 多万首诗词曲,有详细的注释、译文、鉴赏。也可打包下载
  近代的国学入门图书及大师经典作品。
  2、影印古籍数字馆
  该馆收录自隋朝、先秦、秦代、汉代、魏晋、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等不同年代的作品影印图像版,是一套国学大百科全书,也是历史、文化、国学研究者必备的资料库。
  3、国学启蒙数字馆
  国学启蒙数字馆将《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唐诗、成语故事等经典古代文学作品以动画、绘本等多媒体形式呈现,读者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国学经典内容、感受国学艺术的熏陶,使原本遥不可及、晦涩难懂的经典变得亲切可爱。
  4、国学书法大师馆
  该馆包含书法真迹、书法知识、书法讲座和书法家的故事等多个栏目,是学习书法并进行书法欣赏的艺术宝库。 其中书法真迹提供了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墓志、汉简、金文、甲古文等书体的高清原图,涵盖了隋朝、先秦、秦代、汉代、魏晋、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现代、当代等不同年代的作品。重点作品包括:王羲之的兰亭序神龙本、姨母帖等,苏轼的寒食诗帖、答谢民师论文帖、前赤壁赋等墨宝真迹。
  5、国画数字馆
  该馆提供了先秦、秦汉、魏晋、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近现代的名家名作,内容覆盖了人物、山水、花鸟、扇面、壁画、石窟等从大师到民间绘画艺术的各种高清艺术绘画。该馆也提供了国画课堂、国画知识、技法学习等入门学习内容。
  6、国学经典多媒体馆
  收录海量国学经典课程、讲座及纪录片,包括南怀瑾、范曾、易中天等当代国学大师的国学讲座,也提供《中国通史》等再现中华文明起源的大型纪录片。
  7、戏曲曲艺音乐馆
  该馆收录了全国各个地区的著名戏曲曲艺艺术名家片段等音频视频内容,分为戏曲库,曲艺库和特色乐器。
  戏曲库包含了,京剧、越剧、越剧、川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等地方戏剧等 20余种。
  传统曲艺库:相声,小品,二人转,杂技。
  特色乐器:中国传统乐器包括吹奏乐器、弹拨乐器、 打击乐器、拉弦乐器等精彩表演音视频。
  8、生活艺术馆
  生活文化库反映了中国民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包括服饰、茶艺、青花瓷、景泰蓝、古玩、玉器等反映古人生活的装饰、艺术、生活用品等。
  建筑与民居库:包括建筑、民居与家具馆。
  中医文化库: 收录了放映中医文化
  手工艺品是指民间的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该库包括剪纸馆、皮影馆、陶艺、刺绣。
  9、民俗文化馆
  民俗文化是指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该馆包括传统节日介绍、民间音乐、舞蹈、民俗礼仪、饮食文化、传统故事、传说故事、民俗信养、生肖文化及传统节日、少数民族习俗、姓氏文化等丰富的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内容。
  10、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也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包括世界级、国家级、地方级非遗项目介绍及展示。
  11、国学学术研究成果
  整理和收集了国学学术研究的现状及成果,以期为所有关注国学的人士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研究参考,包括国学相关研究方向的论文,报告等。
  12、国学百科知识
  整理和收录了诗词、国学常识、历史人物、地名、重要时间、成语等百科知识词条,供读者快速查阅。

Copy Right 2010 ©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