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概况
专家论坛
芬兰人有多爱阅读?看这所刚开的图书馆就...
芬兰学者:重视数字时代的历史研究
数读两会:贫困发生率降到1.7%
当前位置: 读者指南
中国经济的未来:10位诺奖经济学家建言中国经济
时间: 2019-05-28

 

书名:中国经济的未来:10位诺奖经济学家建言中国经济

作者:吴思 李大巍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1189-1

出版时间:20195

定价:58

  编辑推荐 

  芬恩·基德兰德、托马斯·萨金特、克里斯托弗·西姆斯、迈克尔·斯宾塞、埃里克·马斯金、罗伯特·奥曼、埃德蒙·费尔普斯、詹姆斯·莫里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十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对经济政策、货币政策、供给侧改革、政府与市场、税收、财富分配、未来就业趋势……侃侃而谈 

  紧扣中国经济形势,探讨国人关心的热点经济问题 

  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国际智库和学界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沿研究成果不断涌现。10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结合自己的理论思想,分别从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供给侧改革、不平等和收入分配、未来的工作等角度,就全球和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分享了各自的洞见所得。 

  此外,经济学理论的进步是如何发生的?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对其理论成果有多大影响?读者可以在本书的背景介绍和采访手记中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作者简介 

  李大巍 

  他山石智库(China Thinkers Bureau)创始人,此前曾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报告》任国际主编,采访过多国领导人、联合国官员、诺奖得主及科技、资本领域权威。后参与财新传媒的创建,并曾任财新传媒的英文执行总经理;也在清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从事创新和经济发展研究。 

  吴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报告》杂志编辑部副主任。长期报道国际智库和学界的前沿研究成果,主持了“对话诺奖得主”“制度的力量——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访谈,与50多位国际政要、智库专家和学界精英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度对话。 

    

  精彩书摘: 

序二

诺贝尔经济学奖与中国经济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成员组成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the Economic Sciences Prize Committee)评定,评委会通常由5位成员组成,但最近几年也纳入了一些具有同等投票权的附属成员,此外还有1位秘书(比如2018年评委会包括5位普通成员、5位附属成员和1位秘书)。评委会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主要任务是讨论所有可能获奖的领域。评委会提出建议人选,并提交给瑞典皇家科学院,科学院成员将做出最后的决定。在世界各地有大量的研究人员去研究谁才有资格提名诺贝尔奖的候选人。但评委会有一群神秘的“提名者”,这些提名者既不允许谈他们提名诺奖候选人的资格,也不能说他们提名了谁。诺贝尔奖评委会尽可能让这个群体变得更具代表性。诺贝尔奖评委会的会议记录将会公开——在50年后。所以,如果你想看到当时是如何决定获奖人选的,你不得不耐心等待。 

  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授予广义经济学科中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比如经济历史学、经济心理学等。我从不认为一个领域比另外一个领域更有希望获奖。事实上,关于有可能得奖的领域,评委会有一个很长的清单。评委会成员经常阅读相关人员撰写的报告,评估不同研究领域的贡献。这项工作在自然科学中也许相对简单,但是在经济学奖评选过程中,需要观察很多研究是否基于某项开创性的成果,是否加深了人们对经济问题的理解。这个使授奖领域与获奖者完美匹配的过程是十分漫长的。

经济学奖获得者是对人类理解某些经济问题有重要贡献的人。大多数经济学奖获得者建立了数学模型,因为要将经济学与实际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须回答诸如“一件事对另一件事有多大影响”这类量化问题,这就需要统计学方法和数学模型。但也不完全是这样,比如有些获奖者的贡献是对于历史重要发展进程的描述和严谨分析。我相信劳动分工理论——每一名研究者并没有必要亲力亲为去做所有事。所以,经济学不仅存在空间可以让不同的经济学家做不同的研究,也需要有不同的经济学家去做不同的研究。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是:模型应当建立在对人的需求、愿望和动机的描述之上。我坚信世界各地的人都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经济学不能划分成有着不同基础条件的西方经济学和中国本土经济学。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每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标准和文化都是不同的,在套用具体的模型和采纳建议时也必须适当地考虑到这一事实。 

  毋庸置疑,中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经成功让亿万人民摆脱贫困,进入美好生活的时代,而西方国家在历经这种转变时则花费了更长的时间。但就对经济学的重要程度来说,这本身并不能成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例,一个国家成功地提高其公民的平均寿命,不论这个群体的数量有多庞大,这个国家都不会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过,对经济增长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科学议题,也许未来诺贝尔奖可以花落此处。 

  我无法预测中国什么时候可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我曾对在经济学研究领域落后于美国的欧洲提出过几点建议:第一,需要确保研究人员的独立性,让他们在自主选择的主题上开展自由的研究;第二,鼓励年轻学者挑战既定真理,不唯上、不唯书;第三,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用研究的国际学术关注度评价其研究。我对中国的建议也是如此。最后,作为一门与社会有关的学科,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理应引起政策制定者的关注。这是我自身作为研究者的一份责任,对你们记者来说也同样适用。 

    

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附属成员

约翰·哈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