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是高等院校学生必修的,并且还是必考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出中华民族继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历史逻辑,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特点,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要发挥的作用是通过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引导大学生心智健康发展,以充分的理论武装和坚定意志,自觉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体现在教学中18讲的内在联系中,包括导论及第1到第17章的17讲内容。导论是第1讲,概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特征、产生机理、主要内容、地位意义、学习要求等,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概貌,渊源深厚、背景开合、辐射广大、立意高远、要义突出,是为本课程之第一层。以后第1到第17章的17讲内容组成了本课程的第二层次,展示了作为治国理政的理论对现实国家发展的关照,具体回答了新思想产生所针对的“三个时代之问”。这17章又可以进一步根据理论关照的宏观程度,分为两个层次。
其中第一层次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分别阐述了治国理政中最要紧、最关键的“抓手”或“定盘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第一章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含义、方位(新方位的依据和意义)、基本理论、路线、方略、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第二章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及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本质、意义、要求。
其中的第二个层次由第三章至第十七章构成,这15章总体上阐述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千秋伟业所涉及到的领导和依靠力量(第3、4章)、总体布局的各个领域(第6、8、10、11、12章),选择的方略(第5、9、17章),存在的保障(第13、14、15、16章),发展的基础(第7章)。
按照对当代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理论概括,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续的拓展内容是即时的党中央的会议精神,相伴随的课程是对应学期的《形势与政策》。
天津海河教育园雅观路1号 / 邮编:300350 津ICP备13006016号 津教备0085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