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科学研究
  • 国际交流
  • 招生就业
  • 人才引进
  • 创业教育
  • 联系我们
  • 院长信箱 服务热线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导航
    • 招生工作
    • 就业工作
    轻工动态丨寻访龙江红色印记 赋能思政课堂创新——我院马院师生赴黑龙江开展暑期实践研修活动
    时间: 2025-07-21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7月12日至18日,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9名师生赴黑龙江,开展了以“传承红色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研修活动。本次研修由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黑龙江大学)承办,通过理论研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师生在实践中汲取养分,在行走中感悟真理。



      开班仪式上,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文记东深情讲述了学校“源于抗大、根于延安”的红色基因,系统阐释了黑龙江作为马克思主义经中东铁路传入中国首站的重要历史地位。我院思政课教师单冬妮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时表示:“我们要以行走的脚步丈量红色热土,用求知的热情点燃思想火花,真正将龙江大地的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




      随后的专题报告中,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文记东作《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主题报告,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黑龙江大学)执行主任侯宪利作《中国式现代化的龙江使命担当及作为》主题报告,通过丰富的影像资料,生动展现了黑龙江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担当。这些理论滋养为实践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七天的研修中,师生们循着历史的足迹,开展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对话。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锈迹斑斑的刑具无声控诉着侵略者的暴行;在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发黄的电报手稿再现了解放战争的峥嵘岁月;在苏联红军纪念碑前,师生们深切体会到国际主义精神的崇高境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研修团队创新教学形式,将课堂搬到实践现场。在萧红故居,文学与思政的碰撞激发了关于文化自信的深度思考;在森鹰窗业,师生们实地感受了新时代龙江振兴的蓬勃活力;漫步中央大街,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为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生动注脚。








      研修期间,师生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创作了系列实践成果。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要节点,团队撰写了思政实践教学网络文章,录制了“行走的思政课”系列微视频,通过新媒体平台让红色故事“活”起来、“火”起来。

      此次研修是我院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的关键举措。师生们深刻体会到,思政课教师要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既要“读万卷书”夯实理论功底,更要“行万里路”丰富实践认知。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理论+实践”“课堂+社会”“线上+线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把龙江大地上的红色故事转化为育人活水,用心用情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思政金课,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不竭动力。






    天津海河教育园雅观路1号 / 邮编:300350
    津ICP备13006016号 津教备0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