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教学活动在天津生动展开。在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牵头组织下,联合海河教育园南开学校智文路校区、雅润路校区、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的师生代表,分别走进绿屏·八里湾湿地、引滦入津展览馆、新区水厂及国家海洋博物馆,开展了一场融生态考察、科学探究与思政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教学。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海河教育园南开学校智文路校区师生在天津绿屏・八里湾湿地开展了一场以“小水滴的湿地奇遇”为主题的实践学习活动。在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校思政教师王伟丽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化身为一颗颗“小水滴”,开启沉浸式湿地探索之旅。实践学习中,小学教师方美以故事引入湿地概念,通过实地观察浮水植物、芦苇荡,引导学生发现湿地植物的生存智慧。王伟丽老师借助水瓶、细沙等道具,与学生共同模拟湿地净化污水过程,直观展现其“地球之肾”的功能。在生态驿站,湿地今昔对比图让学生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问答游戏、小组讨论等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湿地净化、储水等功能的认知。活动尾声,学生们立志成为湿地守护者,承诺从捡垃圾、宣传湿地知识等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思政教师用道具模拟湿地的功能
在生态驿站,教师用湿地今昔对比图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初中学段,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师李可和南开学校雅润路校区教师张珂宇带领七年级13班学生赴引滦入津展览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解码‘两山理论’的津沽答卷”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讲解与互动研讨,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宏大叙事转化为学生可感知的生动实践。在滦水园,同学们瞻仰了象征城市韧性发展的“跨越”雕塑,走进展馆深入了解引滦入津工程的艰苦卓绝与辉煌成就。从“自来水腌咸菜”的历史困境到军民团结创造的供水奇迹,学生们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感悟到引滦精神中蕴含的为民宗旨与奋斗力量。
引滦精神讲解
观看“引滦水源保护及治理工程”视频
与此同时,另一支由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师生组成的队伍,在白君华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现代化新区水厂,紧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两山理论”,开展了“重生吧!城市血脉”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实践教学。 教学构建小学“感知环保”、中职“技能践行”、高职“深度探究”分层育人体系,将水厂生产线化为“思政+专业”活教材,实现“实践看技术、技术悟思政”。此外,设置“职业对话”环节,采访水厂技师,介绍13年工作经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感悟工匠精神;“绿色承诺卡”环节,让学生结合职业规划为自己设立环保心愿,推动思政与职业规划融合。这次实践课程,为思政课一体化提供“中职方案”,引导学生以技能践行“绿色筑梦、技能报国”。
观看水厂流程沙盘学习“两山理论”
师生在淤泥处理车间开展小组讨论活动
大学学段,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吴楠、陈亮带领学生在国家海洋博物馆中华海洋文明展厅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吴楠老师就海洋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建设成就进行了系统讲解,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陈亮老师围绕“依海富国”主题展中——藏在深海里的“冰雪宝藏”可燃冰的开采进行实践教学。陈亮老师以我国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的重大突破,详细讲述了“寻宝三部曲”般的技术攻坚。这项成就不仅展现我国在深海能源开发上的领先实力,更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紧密相连。同学们深受鼓舞,结合各自专业,表达了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海洋战略的决心,立志争做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新时代青年。
思政教师讲授沿海省份践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和成就
思政教师讲授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先进技术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育人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希望通过更多这样的活动,让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上同频共振,让‘两山理论’在学生们心中扎根发芽!”此次实践教学通过“分类组织、按需施教”的模式,不仅是一次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更是一次富有创新性的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探索,成功实现了大中小学学生在同一主题下、在不同实践层面的各有收获。它有效地将思政教育、专业学习与实地体验融为一体,为培养具备强烈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