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鲁班工坊在“上合组织大家庭”里用一个个“技术驿站”,将中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专业标准、技术装备、教学资源与世界分享,为合作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其技术革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不久前,一个全新的鲁班工坊体验馆在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首次亮相,向世界打开了一扇展示中国职教国际品牌的窗口。
“镜像培养”
联通中埃职教合作
在埃及鲁班工坊里,学生们正在通过同步更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操作着与中国课堂相同的先进设备——这种“镜像式”培养,正是鲁班工坊的创新精髓——同样的设备型号、同样的课程内容、同样的教学标准,让两地的学生仿佛置身同一间教室。
这样的深度合作,始于6年前。2018年底,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便积极与中非泰达集团等在埃企业举行多次洽谈,寻找埃及合作伙伴及当地合作院校。2019年,两校联合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和开罗高级维修技术学校建设两所埃及鲁班工坊。在天津市教委的指导下,埃及两个鲁班工坊于2020年11月正式云揭牌启运,首开“一国两坊”之先河,成为落实元首外交成果的重要代表性项目。
如何让埃及教师快速掌握中国职教精髓?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采用EPIP(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2019年以来,累计培养126名埃及教师。同时推出“核心课程嵌入式教学”,将中国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专业课程,至今已培养1500余名技术人才,让他们有了一技之长。
更让埃及青年振奋的,是一条清晰的技能成长路径。2019年底,李云梅带队前往埃及的开罗高级维修技术学校,在那里遇见了许多对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感兴趣的学生,伊卜拉欣就是其中之一。在她的鼓励下,伊卜拉欣2022年开始学习中文并用一年的时间通过了HSK三级考试,2024年成功通过“3+2”项目选拔,成为埃及鲁班工坊首批来华学习的7名学生之一。在这里,他不仅学会了用制图软件设计零件、在工业机器人操作台调试参数,更体验了“教学—生产”无缝衔接的“实战化”培养。“我们加工的零件不是模型,而是未来工厂里会用到的真实部件!”短短数月,伊卜拉欣的技能水平实现飞跃。如今,伊卜拉欣已经结束了在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的学习,目前他已经提交了在天津继续攻读本科的申请。伊卜拉欣的求学经历并非个例,随着埃及鲁班工坊的不断发展,这样的贯通式培养,为更多埃及学生提供了从技术工人到工程师的全链条成长空间。
新馆亮相
职教“出海”的“立体传播窗”
在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里,有一座占地近1700平方米的鲁班工坊体验馆,这里是全球了解鲁班工坊的“窗口”。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城市参访活动期间,中外嘉宾走进全新的“鲁班工坊体验馆”,沉浸式体验天津职业教育“出海”的实践成果,近距离感受中国职教为世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独特魅力。
新的鲁班工坊体验馆以核心展区、展览展示区、EPIP互动体验区、非遗传承区及展望区划分,以体验交互、故事共鸣的方式可感可触向大家全面、系统展示鲁班工坊建设的标准、路径、模式和贡献等。新馆里展出的优质装备成为馆内一大特色,这些从天津“走”出去的优质装备涉及智能装备、新能源、高铁、人工智能+、中医药等领域,不仅代表了天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也代表了中国最高的技术标准。
与之相邻的精密模具与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练兵场”。
在“中文代码智慧工坊”展示区,“中文代码茶叶智能分拣系统”屏幕上显示的不再是传统的英文编程指令,而是清晰易懂的中文代码汉语编程。
“中文代码智慧工坊”便是基于中文代码开发的AI优化算法和多模态机器视觉技术,它将古老的汉字文明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茶叶罐流水线的全智能化分拣。整个操作过程无需复杂调式,AI视频能360度精准识别茶叶罐的外观(包括有无破损)、文字信息以区分茶叶类型;3D视觉与机械臂配合完成精准抓取,从茶叶罐进入传送带检测,到判断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再到分拣回收或装入礼品盒,每个环节都十分流畅一气呵成。
跨越山海
搭建“民心相通桥”
鲁班工坊的意义,远不止于技术培训,它不仅传授职业技能给亚非欧广大青年学子,还传递了信任和友谊,更以其看得见、摸得着的卓越成效圆了无数人的梦想。
天津著名作家狄青以长篇报告文学《鲁班出海——鲁班工坊建设纪实》的方式,记录下这一天津成就。在走访中,他记录下令他记忆深刻的一个个瞬间。
摩洛哥鲁班工坊的学生丁文龙不久前被选送来天津学习,短时间内便掌握了在网上“冲浪”的技能,并立志要做跨境电商——当节日的礼花映红海河两岸,他已将天津出产的食品销往了他的家乡摩洛哥。他说:“我喜欢在中国的生活,尤其是天津,天津是我的第二故乡。”
来自泰国的美女教师黄可莹和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孙健鹏,夫妻二人结缘于“鲁班工坊”,如今,她把自己的家也安在了天津,每年春节,她都会跟随丈夫一起忙着过大年,并将新春的祝福发给她远在泰国的父母。
产业融合
助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鲁班工坊不仅是技能输出的载体,更是产业合作的纽带。
不久前,“中国—泰国汽车智能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暨中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国际研讨会在泰国历史悠久的大城府举行,一系列实质性合作项目成功签约,体现了共同体“产教融合、校企贯通、教随产出”。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6年首个鲁班工坊落户泰国大城府伊始,鲁班工坊不仅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还为众多国内企业搭建起了走向国际舞台的桥梁,不断助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对于这一点,为吉布提鲁班工坊提供铁道实训设备的天津骥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鹏深有感触。2018年,以轨道、航空类实训设备生产为主的天津骥腾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泰国鲁班工坊的合作企业。随着鲁班工坊在泰国以及周边国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天津骥腾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也成功吸引了泰国当地不少院校和企业的关注。“公司具有世界先进的核心技术,缺少的只是一个走向世界的机会,鲁班工坊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天津骥腾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是泰国多家企业的指定供货商,同时,泰国多家预开设轨道交通类专业的高校,也在积极与天津骥腾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铁道类教学实训设备采购的洽谈。
几年的时间,借助鲁班工坊走向国际舞台的企业不只天津骥腾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仅以天津为例,就有启诚伟业、圣纳科技、天津开发区畅洋、渤海化工、亚龙科技、天煌教仪等一大批企业走出了国门。
截至目前,我国在30个国家建立了36个鲁班工坊——天津已在23个国家建设25个鲁班工坊、在8个上合组织国家建设了10个鲁班工坊。
天津,作为鲁班工坊的主导推动者,以深厚的职教底蕴和开放包容的姿态,让这一品牌闪耀国际,为世界输送技能与经验。25个鲁班工坊是天津职教“出海”的生动注脚,它架起的友谊桥梁,推动产业共赢,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金字招牌,尽显天津职教的国际担当与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