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新能源行业,服务“双碳”战略,2023年12月10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南开大学、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轻工学院)牵头,联合90所学校、8家科研机构、7家行业组织、55家上下游企业跨区域成立全国新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按照“头部企业引领、政府统筹保障、知名专家领衔、本科院校创新、高职院校转化”的建设思路,共同体聚集新力量、培育新主体、构建新赛道、发展新动能,构建产业行业职业专业就业五业联动机制,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职普融通新举措、科教融汇新赛道,深化协作共同体体制机制建设,打造行业领域产教科融汇的“航空母舰”,推动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高度契合,提升职业教育关键办学能力,为国家新能源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C+M+S”组织生态,创新产教协同机制“新源泉”
全国新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章程(Constitution)为引领,采用实体化(Materialization)运营模式,动态化、持续性完善议事制度、工作流程等制度(System)建设,明晰责权分配,保障各方权益。纵向上,共同体制定《共同体章程》,实行理事会制,由三峡集团、南开大学、轻工学院担任理事长单位,天津大学等18家单位担任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天津市职业大学等50家副理事长单位、南京工程学院等44家常务理事和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45家理事单位若干。横向上,共同体下设产教对接、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技术攻关、资源建设分委会,为共同体对接资源、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技术服务途径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共同体的高质量发展。
全国新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召开工作会议
聚焦“五金”建设,注入校企育人“催化剂”
汇聚优质资源,提高产教适配度。打造新能源特色专业。专业是职业教育培养的基本单位。共同体基于全国新能源装备与电力工程分布地图、新能源领域光伏组件制造工等36个核心工种,明确岗位人才需求,遴选光伏工程技术等12个骨干专业,构建重点建设规划框架。首批已开发新能源装备技术等3个专业建设标准。开发校企合作课程。职业教育的课程就是核心要素。共同体内组织校企混编团队,对接职业标准,建设高标准精品课程。共同体组织22所职业院校和24个行业企业进行国家级新能源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资源库升级改造,共建成资源总量60000余条,包括72门课程、虚拟仿真平台和3D博物馆等优质资源的资源库。在服务共同体成员的同时,面向西部地区的院校、企业、农村、社区、中小学推广教学成果,目前已使20余万人受益。编制行业特色教材。教材是人才培养的“一剧之本”。共同体组织轻工学院等22所职业院校和天津英利光伏电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24家行业企业,联合修订国家规划教材《风力机组安装与调试》《光伏应用技术》等首批30本教材。锻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教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校企共建5个企业教师实践工作站,在轻工学院与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建的企业教师实践工作站中,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共同为天津渤海石化229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光伏排布及电气设计,为天津领先集团3MW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光伏电气安全预判等电气设计方案的设计及技术服务工作,提升了老师光伏系统设计、安调、能源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共同体还建设了包括350名企业专家的兼职师资库。建设“真场景”实训基地。没有实践的教育不是职业教育,要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去“打仗”。共同体联合风电行业领军明阳集团共建风电机组安调与运维实训基地,解决了实训项目与实际工程内容脱节、实训场地限制,实训成本过高等问题,保证了学生实训操作实战性、规范性。
教师讲授逆变器电气接线方法
共同体积极搭建党建引领平台、产教协作平台、技术创新平台、专家智库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开展共建共学活动。深入开展党建理论共学、党建工作互促、党员活动同行等党建共建共学活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三全”育人的良好格局。搭建产教协作平台。实现产教供需实现精准匹配。三峡集团牵头推动行业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围绕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技术革新进行调研,明确逆变器、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等45项核心产品,频炉空气质量污染、变压器等16项技术需求,光发电运维检修工、装配工17项各类人才需求,由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及科研院所“揭榜挂帅”匹配企业需求。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政行企校研”围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领域,协同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聚焦新能源与新材料技术研发;轻工学院与中电科蓝天共建新能源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协同开展学生实习实训、创新创业、职业技能培训等。搭建专家智库平台。建立健全“双向兼职、双重身份、双岗一体”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常态机制,组建陈军、王成山院士领衔,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企业首席技师组成的“科学家+工程师”导师团队。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以共同体最新生成资源录入、成员单位原有资源外挂链接开启等形式推动资源共建共享。
共同体成员在南开大学孵化企业“常兴储能”研讨
联动新质生产力与新型能源,打造科教融汇“助推器”
聚焦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共同体围绕新质生产力与新型能源体系联动开展建设。共同体围绕三峡集团新能源开发、长江大保护、智慧综合能源等优势产业发展需求,联合申报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解决制约三峡集团和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动新能源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围绕新质生产力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共同体开展关键领域攻关,校企聚焦新能源行业技术需求,联合推动攻关项目。轻工学院联合其他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光伏生产线自动化恢复系统、电力系统装备检测等61个关键工艺优化项目。
首批入驻天开西青园的重点企业常兴新能源首条百吨中试平台正式投产
加强鲁班工坊建设,建设服务海外中资企业发展的人才“蓄水池”
共同体持续加强印度、埃及鲁班工坊建设,立足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岗位需求,支持中资企业的海外发展战略,实现“教随产出、产教同行”,以国际化标准建设为支点,完成国际新能源产业重点岗位到专业核心技术技能的分析,研发新能源类教学装备,结合海外鲁班工坊所在区域人才需求,开发国际化教学资源,打造鲁班工坊品牌,服务国内新能源企业“走出去”,为海外中资企业培训技术技能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