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作为我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在职业教育这篇沃土中,有着深厚的积淀,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半工半读,到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再到全国唯一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连续多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天津职业教育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和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曾经的教学器材
师生共同探讨
“从零到一”
在天津市河北区一处静谧的老小区里,今年87岁的史国有,是天津职业大学的退休教师,正在撰写关于天津职业教育的历史章节。
上世纪60年代初,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一批有志青年被选派到全国各地的高等学府,学习先进的农业机械化知识。在这群人中,有一位来自新疆八一农学院的青年,他就是史国有,受学院委派,来到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进修学习农机设计制造专业。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国家的政策如同春风化雨,滋养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才俊。经过刻苦学习,史国有在毕业时,获得了优秀学生的奖励,并有幸参加人民大会堂周总理给应届毕业生的报告。当时的史国有,做梦都没有想到能如此近距离地聆听周总理的报告,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教书育人这颗种子,在史国有心底扎下了根。
作为优秀学生的史国有,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在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任教。光阴荏苒,到了上世纪8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提出要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并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之一的天津,有着深厚的工业基础,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沃土,需要大量专业教师,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史国友从北京调到了天津工作。
史国有整理资料
1982年,天津大学化工分校,改建为天津职业大学,成为天津市最早成立的高职教育学校。史国有的印象里,刚刚开学时,学校仅有3个系4个专业131人。在天津从事教育工作大半辈子,年近九旬的史国有,亲身经历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经历着很多的专业,从一片空白中诞生并不断发展。
1985年秋,眼镜技术专业开设并招生30人,这是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史上的第一个视光眼镜技术专业。可是,开设伊始,面临着缺教师、招生难、没教材、没设备、没实训基地的处境,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内部挖潜,学校已有老师承担专业课程。” 史国有告诉记者,当时,系里还从电工教研室调了一名老师任班主任,做视光眼镜技术专业的教学与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与此同时,寻求行业企业与教育专家支助,先后聘请天津、北京、浙江等地的专家、学者授课,并配备学校教师全程听课与助课,从中学习提高。一日日不舍昼夜的刻苦努力,老师们不断学习,请教专家,查阅资料,不断深化专业教研。就这样,在大伙儿的共同努力下,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此外,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新开课程没有教材的问题也亟待解决。“把上课的讲稿拿到教材科刻蜡版,然后印出来发给学生。”
职业教育,离不开实践教学。当时,学校缺少专业实验、实习的条件,经费也不富裕。面对问题,史国有和同事们可没干瞪眼,他们带着学生到北京的眼镜工厂实习。那一段时间,大家住在价格便宜的地下室旅馆,一起挤乘公交车去实习单位,尽量减少开支。回到天津,史国有他们又联系到了远离市区的杨庄子眼镜厂,来回几十里地,老师、同学都是骑自行车,天不亮就得出发。
就这样,眼视光专业用了10年时间,先后培养5届学生,共120多人,这些学生任职在全国各地的视光眼镜技术相关岗位上。“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也被评为国家首批优秀教学团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潜心工匠
如今,天津职业教育事业,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举办地,天津职教聚集了很多优质资源。
这天上午,正在给学生们讲授数控车铣加工课的是全国技术能手、天津市技能大师王传龙。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在经历了两次高考失利之后,王传龙决心一定要用真才实学改变命运。2007年,王传龙从江苏徐州老家,考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而他选择的数控技术专业,对动手能力的要求极高,需要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王传龙深知,这将是他技能磨砺的起点,也是梦想启航的地方。王传龙在不断吃透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一次次申请实践学习的机会。终于,等来了实习机会,通过三个月的磨练,老师傅们看中了王传龙这股子韧劲,都对这个小伙子竖起来大拇指,并把他留在了车间学习。
王传龙给学生上课
为了能够尽快上手,王传龙总是边看边记,在学校这几年,他光笔记就写了10多本。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他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遇到问题,一定要弄个明白。在机床的一次次律动中,王传龙以一种近乎执拗的专注与勤奋,让他在众多学徒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老师傅们的青睐。正是如此,更多的实践机会也随之而来,为王传龙的技能之路铺就了坚实的基石。
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这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被选中成为全市技能大赛的参赛选手,踏入了集训队的大门,在机床前一站就是一天,反复磨练,精益求精,最后取得了2008年天津市高职高专职业技能竞赛的第六名。
就这样,还没毕业,王传龙就已经从参赛选手成长为一名助教,帮助师傅训练新的队员。
王传龙实操
伴随着天津制造业的发展,职业教育正在迈进新征程。王传龙也从一名高职学生,成长为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的职业技能教师,用他的经验,他的技术,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具有工匠潜质的高技能人才。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职业教育不仅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能为我们的产业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老手艺新传承
聆听老钟表的滴答声,静静品味穿越时光的奥妙,在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天津市首批非遗传承体验基地内,71岁的李秋生,市级非遗“清代宫廷钟表修复与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此时,他正在为机电学院的学生传授故宫钟表修复技艺。这几年,他经常走进学校,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学到钟表修复与制作这门手艺,即便是年庆假期也不例外。
李秋生的父亲和爷爷,都从事修钟制钟方面的工作。爷爷李培明曾在清宫做钟处工作了15年,1924年离开紫禁城,在北京开了“生古斎”的钟表铺,平时修理钟表,闲时制作钟表。后来,李培明听闻天津租界里外国钟表多、活儿也多,于是在1928年,他把钟表铺迁往天津小白楼。受家庭环境影响,李秋生打小就对这个行业熟悉得很。
李秋生给学生授课
李秋生修表
李秋生6岁时,家里的闹表发条断了,他就学着父亲和爷爷的样子把闹表拆开自己鼓捣。那是李秋生第一次独自修表,修钟表这颗小小的种子,在李秋生的心里算是埋下了。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开始接触古老钟表的维修技术。随着父亲年龄越来越大,眼神儿也大不如从前,李秋生开始琢磨着,要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传承棒,把这项清代宫廷钟表修复与制作技艺延续下去。于是,他开始把机修的经历,与机械制图和相关古董珠宝鉴定相结合,一边实践一边自学,摸索新手艺。
在李秋生的书柜中,摆满了他从业至今的钟表修复档案,每一次调整,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他都记录在册。从业近50年,4000多台钟表在他手中重获新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李秋生参与修复了近百个故宫钟表。三年前,李秋生和故宫一起修复一个塔钟。画图、求数据、反算、推翻……在没有任何可参照资料的前提下,李秋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推算出正确的结果。也正是从那时候起,李秋生希望,行业里能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他一起把这项非遗技术传承和发扬下去。
李秋生修表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一直致力于钟表与精密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在李秋生的指导下,报废的芯片被重新使用起来,大大降低了教学成本。与此同时,这项非遗技艺也被学生们传承了下来。
眼下,李秋生正在和学校师生一起探索新的课题,那就是如何把传统的经验与技艺转化为数据,在现代技术的赋能下,推进古钟表这类稀有资源的数字化工作。而这,意味着李秋生从业以来积攒下来的钟表修复数据,在不久的将来,会转化成三维立体教学课件,用这样的方式把技艺传承给更多的人。(津云新闻记者 马雨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