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来津参加“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活动的各国嘉宾走进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鲁班工坊建设·体验馆开启了一段特别的参访之旅。
鲁班工坊是天津率先主导推动实施的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品牌。作为此次“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活动的一个环节,这场参观不仅让各国嘉宾近距离感受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创新成果,更搭建起促进上合组织国家城市间职业教育合作的对话平台。
步入展厅,一条流线型的时间轴首先映入眼帘,生动记录了天津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历程。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驻足细看,随后快步走向电子屏幕,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查阅了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的详细介绍。“这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课程,正是哈萨克斯坦产业升级最需要的人才培养项目。”他指着屏幕上的课程设置说道,眼神中流露出赞许和期待。
经过3年的试运营,就在上个月,由天津职业院校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通讯与信息技术大学共建的俄罗斯鲁班工坊正式揭牌,首期建设“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业。
在展板区,俄罗斯圣彼得堡欧洲大学副校长(研究)、欧亚研究中心主任伊戈尔·霍达切克对中俄职业教育合作成果表现出浓厚兴趣。他告诉记者:“孔子学院与鲁班工坊相得益彰,一个促进文化交流,一个推动技术合作,这种双轮驱动的模式为俄中合作开辟了新路径。”这番话,也道出了鲁班工坊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独特魅力——在传授技能的同时,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民心相通。
截至目前,天津已在泰国、英国、葡萄牙、吉布提、埃及等24个国家建设26个鲁班工坊。其中包括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柬埔寨、埃及等上合组织国家建设10个鲁班工坊。
走进上合组织国家鲁班工坊展区,毕业生的成长故事吸引了不少嘉宾的目光。从课堂学习到成功就业的完整历程,生动展现了职业教育如何改变人生轨迹。鲁班工坊为合作国青年提供了高水平的技能学习平台,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让他们有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种‘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的模式极具借鉴意义。”吉尔吉斯斯坦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舍拉迪尔·巴克特古洛夫深有感触地说,“中国有句古谚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鲁班工坊正是这一智慧的现代实践。”
参观过程中,哈萨克斯坦“欧亚世界”公共基金会主席爱德华·波列塔耶夫频频举起手机记录展览内容。“这些资料展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成功密码。”他兴奋地表示,目前哈萨克斯坦定下的目标是未来几年国家经济规模翻一番,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借鉴中国在人才培养,特别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同时学习鲁班工坊根据合作国需求定制课程的做法,“这正是哈萨克斯坦产业升级最需要的经验。”
傍晚时分,参访活动圆满结束,但鲁班工坊所承载的职教合作故事仍在继续——它不仅是中国职业教育为世界技能人才培养贡献“中国方案”的生动实践,更是上合组织国家携手促进共同发展的美好见证。
此刻,一颗颗深化合作的种子,正在上合组织国家城市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