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京津冀三地联合宣讲天津专场在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社科联、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科院(北京市委讲师团)共同主办。7组宣讲员以沾着泥土、带着露珠的鲜活故事,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京津冀三地的生动实践。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舞蹈系教师马晓琳及泥塑华章舞动传承团队带来震撼开场,演员将静态的泥塑融入动态的舞蹈呈现,在动人的讲述与青春的跳跃中呈现泥人张非遗技艺的蓬勃活力以及守正创新的匠人精神。马晓琳说,“我希望让大家体会到坚守的精神很美,创新的勇气很美。人与文化共同成长的生命力很美,而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这份美的守护者和延续者。”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夏芸枫以一封穿越百年的家书对话革命先烈,从祖辈在南湖红船上坚守的家国情怀,到如今自己在朗朗校园中力行的诲人不倦,红色血脉在时代的长河中赓续不断,历久弥新。
“梨花开,春带雨……”伴着悠扬的曲调,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梅派第三代男旦传承人胡文阁将梅派三代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在京剧传承路上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动情的讲述赢得场内阵阵掌声。
北京环卫集团职工张旭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了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研究历史知识,成为对颐和园宣传讲解信手拈来的“网红扫地僧”的故事。平凡成就非凡,他用扫帚“书写”着对生活和文化的热爱。


天津市河北区“幸福江都”理论宣讲团成员林菲以津派文化为主题,坚持“以小见大”,从津门里巷、名人故居这些具体载体切入,让内容真实可感,一幅立体的天津画卷随着她的讲述徐徐展现。林菲表示,“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我深爱着我的家乡。作为宣讲员,我希望用生动具体的文化故事激发大家对城市文化的关注,为家乡文旅发展凝聚更多力量!”
当老手艺遇上新设计,老味道搭配新场景,天津渤轻集团“轻马在线”宣讲队循着天津经典品牌的足迹,触摸天津工业从自力更生到创新图强的蓬勃脉动,创新营造“沉浸式故事剧场”,使观众不仅限于“听宣讲”,而是步入由物件和故事交织而成的时空,亲身体验品牌的过往与当下,在沉浸中感悟品牌情怀,在共鸣中领会创新,让老字号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
雄狮昂首向前,巨龙盘旋腾跃,舞龙舞狮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中华文化血脉的延续。天津体育学院龙狮宣讲团在龙狮少年的青春故事中,传递新时代青年人的坚守与引领、坚毅与向上、成长与担当,让非遗文化在青春中焕发新生。宣讲团成员介绍,“龙狮精神是我们中国精神、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在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正需要这样强大的精神内核和生命力。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宣讲,让更多人受到龙狮精神的鼓舞,在新时代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不断奋进,去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学生冯彦斌对这场不同寻常的宣讲赞不绝口,“宣讲员们通过京剧、舞蹈、剧场表演这种接地气的形式,生动展现了京津冀文化的魅力,今天真是受益匪浅。”
|